WFU

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

小論尿素氮 / On BUN

作者:李治中醫師


BUN

BUN的全名為血液尿素氮(blood urea nitrogen),是腎臟功能的指標之一,越高越不好(一般認為超過100mg/dL應該洗腎)。我一直有一個疑惑,為什麼驗尿素裡的氮,而不直接驗尿素就好。尿素是蛋白質的代謝產物,直接而客觀,為什麼不驗尿素,而改表達為尿素中的氮有多少呢?


血清尿素,還是血中尿素氮(Serum urea or blood urea nitrogen)

住院醫師時,我的老師姓彭,學問很好,學生間暱稱其為walking Harrison’s,行走的教科書,沒有他答不出來的問題。一次查房末尾,他問道,還有什麼問題嗎?我把這個困惑混進見習醫學生的問題中。老師很快帶過,僅說是測氮比較好測量(之類的)。後續我不知道從何查起,也就這樣算了。

最近這個問題又回來找我了。或者說我又想起這個問題。這次,總算讓我找到比較完整的答案了。得先感謝這個頁面提供了我初步的資訊,並且引述參考資料來源,我才有機會讀到下面兩本教科書。

來歷

根據Teitz Textbook of Laboratory Medicine(7E),BUN首先是不對且過時的命名,因檢驗時使用的不是blood而是serum(blood與serum及plasma的差異此不表),故至少應稱為serum urea nitrogen

而根據國際單位制(SI system),建議直接呈現尿素(urea),並且表達為mmol/L(一如其他血清中電解質),而非台灣與美國常用的mg/dL。然而,使用尿素氮(blood urea nitrogen, BUN)來取代尿素(serum urea),在美國已經是根深蒂固的習慣(strongly entrenched in the US),而美國的影響力又大,故在美國與其他的一些國家(如台灣;台灣醫學院使用的教科書幾乎清一色來自美國),此用法便一直延續了下來。

另一本教科書Henry'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y Laboratory Methods(24E),說法類似:約定俗成(by custom),尿素的濃度僅用尿素中的氮來表達。因此,通常會說serum urea nitrogen,而非serum urea。